文| 王小骞
本文由|王小骞亲子成长学社(WXQCOLLEGE)
“拆台教育”
让孩子的成长走尽了弯路
有一种“拆台”教育,存在大多数家庭中:
妈评,爸爸护短。
父母管教,老人宠溺。
而处于“依从”阶段孩子,“迷信”任何长辈,包括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、老师…
假如一方唱红脸,一方唱白脸,孩子会很自然地倾向于保护他们的一方,而不去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。
久而久之,会衍生出很多问题。
有位妈妈希望儿子学拉丁,觉得这样能让孩子更有气质。
而爸爸觉得男孩子学拉丁是娘娘腔的表现,他希望孩子去学打篮球。
有一次,妈妈带孩子去学拉丁,回来以后,爸爸大发雷霆,跟妈妈吵得不可开交。
从此以后,孩子便学会了“躲避学习”
只要妈妈让他去上某个课,他就告诉爸爸,目的是为了叫爸爸赶快去骂妈妈。
父母的教育目的一致,但引领方向不同,教育过程中,是互相“拆台”而不是“搭台”
不仅没让孩子学到任何一项本领,反而让他学会了逃避学习。
心理学中有一个神奇的“手表定律”
人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,否则那个人的行为将陷于混乱。
试想,父母在育儿问题上总是各持己见,互不相让,孩子就会成为彼此拉锯的工具,教育结果变成了摸鱼。
尤其家里老人再掺杂进来的话,情况会更复杂。
奶奶说孙子去幼儿园快半年了,经常生病。她每天看幼儿园监控,发现孩子吃饭太慢,估计吃着吃着饭就凉了,午休时也经常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奶奶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孩子免疫力,觉得反正幼儿园也学不了多少东西,还不如每天中午吃完午饭就提前将孩子接回家休息。
可媳妇说,孩子上学总有个适应的过程,不能从小养成不上学的坏习惯,而且还影响学习。
被拒绝后,奶奶又心疼孩子又堵心,只好写出来发泄情绪。
可评论中,网友却大多是说奶奶太溺爱,应该把教育权给妈妈,分清界限比较好。
隔代教育的对错,暂且不谈。
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:大人的教育思想不统一,负面作用会直接投射在孩子身上。
好的家庭教育,要保持统一的教育观念和分工明确的教育内容。
家庭教育的出口一致,孩子的思维入口才会顺畅。
家长不“拆台”孩子少走弯路。
教育矛盾不断的家庭,害惨孩子
那些教育矛盾不断的家庭,会导致什么问题?
最直接的三个影响。
1、容易导致孩子是非不分,错失本该在成长阶段学会的技能。
综艺节目《老师请回答》里,孙金洋父母在育儿上存在很大分歧,妈妈认为孩子应该有自理能力,比如学会穿衣服、洗袜子这些小事。
但爸爸完全不同意想法,他认为孩子还小,有些事情做不好,应该大人多帮忙。
还觉得小学阶段不该有太重的学习任务,休息比学习更重要。
当妈妈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事情时,爸爸总是代劳,帮孩子穿衣服、洗漱、系鞋带是常有的事。
并且,不管孩子当天作业是否写完,他都要求其到点睡觉。
于是,孩子惰性越来越严重。
在节目中比赛给爸爸系鞋带,10岁的孙金洋还不如比自己小4岁的小朋友,即使妈妈蹲下示范,他也只是比划一下就放弃了。
而且,他平时学习也比较拖拉,成绩也不好。
当父母教的不是同一个理时,孩子分不清对错,只凭着感觉进行选择。
要么,喜欢亲近谁,就选择听谁的。
要么,谁的建议让自己感觉舒服,就选择谁。
当然,最容易的选择结果便是偷懒。
不论是生活自理能力,还是学习习惯和行为,都会产生不可弥补的影响。
2、容易导致孩子形成“双面性格”对人阳奉阴违。
以家人之名中,齐明月的爸妈对她的教育是两个极端。
妈妈对她极其严格、事无巨细,而爸爸是什么都不管,孩子做什么都行。
表面上齐爸爸什么都听,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,但实际上,他并不是真的认同齐妈妈,而是懒得争辩,也总以工作忙的理由不操心家庭,习惯了逃避和沟通。
久而久之,齐明月在控制式妈妈和忽略式爸爸的教育方式下,从一个乖乖女开始变得叛逆。
在高考这么重要的事情上,齐明月故意少填了一张答题卡,只为了不上妈妈选择的但她自己不喜欢的政法大学。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:
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必须跟母亲对他的要求保持一致,只要孩子感到母亲和父亲对“可以”“不可以”“应该”“不应该”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,那么,即使最合理的要求,在他们看来也会是暴力、强制,是对他自由、欲望的践踏。这样就会养成孩子任性、不讲理的恶习。
父母教育理念不同,却不面对、不沟通,一方强势一方憋着气不管,造成“貌似一致”的假象,对孩子的伤害比明面上的不同更大。
孩子表面上顺从了一方,又屈服了另一方,但内心却埋下了怀疑和不甘的种子,对两人谁都不信。
父母双方在孩子心中正确、可靠的形象会崩塌,极易让孩子心理留下阴影。
3、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胆小,缺乏安全感。
总是目睹父母吵架或者沉默赌气的孩子,内心会变得敏感,容易产生自责,觉得是自己引发了父母的争吵。
也会变得缺乏自信,遇到问题时,不敢根据自己的真实意愿做选择。
心理咨商所所长莫兹婷格瑞思指出:
家庭中两套对立的规则,对于形塑孩子的行为、价值观等有相当大的障碍,未来人格发展也可能缺乏统整性,不利于情绪及人际的发展。
孩子连在家里都要经常面对对立的场景的话,那到了学校,长大后到了社会上,更是容易成为选择困难症,人云亦云,没有主见和立场。
时间长了,大家都会觉得他不属于自己的队伍,开始排斥他。
人际关系不好,会进一步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,产生内心冲突。
出现教育分歧时,要注意这几点
孩子的眼睛就像透视镜,分分钟照出问题中的裂痕。
当家人对教育孩子产生意见不同,已经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时,千万要引起重视。
出现教育分歧时,要注意这几点:
1、私底下多沟通,找个平衡点。
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不同,对于同一件事情持有不同的观点很正常,需要通过交流去磨合。
既要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,又要允许对方有不同的意见,多考虑对方感受,求大同存小异。
要看得见彼此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心,就事论事,别因为情绪上争个半天,问题没解决,还又把负面情绪发泄给了孩子,造成二次伤害。
更不能因为思想不一致,一方就直接放弃,处于缺位状态,而要统一战线,共同应对。
一起研究孩子存在的问题或者需要提升的地方,先在孩子的性格和品质培养方面,达成一致意见。
有了教育观念的统一,才能根据实际情况,设置孩子学习或者其他方面的教育目标。
通过坦诚面对、冷静分析,捋出育儿方向,用共同的态度面对孩子。
2、全家人要互相配合,前后原则要一致。
一家人要保持规则的同一性,学着互相补台。
一边妈妈要孩子刷牙再睡,一边爸爸答应“太困了可以免去洗漱”
一边妈妈要求孩子自己吃饭,一边奶奶又非要喂饭。
在面对孩子犯错时,其中一方批评教育孩子时,另一方不要袒护,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,而应该互相配合、协调一致。
对于同一个原则,一定要有连贯性,前后要一致。
不能高兴时将孩子捧起来,不开心了又拿孩子出气。
作为娱乐圈的模范夫妻黄磊和孙莉就是如此,日常都是很用心地教导孩子,将多多培养的琴棋书画样样优秀。
但当两个人在教育问题上时即使有争执也不会当着孩子的面,而是会商量好之后做出一致的教育方法。
女儿犯错误时他们会一块儿说,当女儿表现好时他们就一起表扬。这样既保全了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严,让孩子没空子可钻,又能在内心感受父母之间的爱,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。
在孩子面前,家人发声一致,孩子才不会迷惑,这才是教育好的开端。
在制订家庭的一些规则时,可以请孩子也参与进来,一起讨论达成共识。
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,父母自己也要做到。
家庭教育步调一致,长辈心情顺畅,孩子欣然接受,才是最好的育儿状态。
最好的教育是“搭台”最坏的教育是“拆台”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孩子
《孩子》讲述的是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,靠索尼亚的津贴和布鲁诺手下的小偷们生活。索尼亚刚刚生下了两人的孩子吉米,而布鲁诺过惯了无忧无虑、自由自在、只关心钱的日子,他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呢?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比预料的情况要复杂,布鲁诺很难接受父亲这一新的身份。电影《孩子》再度摘取了金棕榈大奖。
标签:俗话说,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 春天萌生,夏天滋长,秋天收获,冬天储藏。秋天想收获什么,在于你春天种下什么样的种子,作为父母也一样,对孩子的希望,就像春天的种子,我们如果在前期做好准备,那么自然就会收获一...
2021-03-01 阅读全文>>夏令营丨重磅来袭2021山东行知夏令营再次重磅来袭!让普通的孩子优秀化,让优秀的孩子卓越化,山东行知训练营,一定会超乎您的想象!营地配套绿树环绕,空气环境极佳,环境宜人,精美自助餐,酒店式住宿,食宿舒...
2021-02-28 阅读全文>>常言道: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。一语道破家庭教育的关键。父母的言行举止,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影响着孩子。家长教育方式,决定了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。在中国,很多家长实行的是“打击式教育”你看看隔壁...
2021-02-26 阅读全文>>伊桑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。但是三年级的课文,老师让他念出来,他却连一个句子都读不出。数学考试中,伊桑永远是班里最后一名,分数总是个位数。英语的单词和数学的数字对他来说都是在书本上跳舞的小人。尽管伊桑...
2021-03-01 阅读全文>>文福林妈咪嗨喽,亲爱的,你家宝贝今年几岁了呢?有没有因为想要某一种东西,被你拒绝后满地撒泼打滚的呢?在家里也是一样,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便放声大哭的呢?最近网上盛行着“抱臂式育儿”这些家长都是无意间被网...
2021-03-01 阅读全文>>这样的问题让她不胜其烦,干脆将宝爸前两天送给她的手表给摘下来了。宝爸的本意是让孩子培养时间的观念,结果成了别人“下课的前奏”看着女儿喋喋不休的样子,仿佛瞬间回到了我们小时候。原来每一代人在上学的阶段,...
2021-02-28 阅读全文>>有一些孩子从小就具有与众不同的天赋,起跑线跟别人的终点线差不多近。这些孩子或许有着超常的视力,或许有着超常的智商,亦或者在身体素质方面远超同龄人。下面我们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堪比蜘蛛侠的孩子。父亲回家找...
2021-03-01 阅读全文>>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,我们一改变,他们自然破茧成蝶。小翼“学了许多育儿内容,但孩子还是不听话,是不是我学的知识不够科学?”一次她去做饭,4岁的女儿独自在客厅看电视。没想到等她做好饭出来,家里所有的抽屉...
2021-02-27 阅读全文>>龙生九子,各有不同,同样的,咱们也会生出不同的孩子,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,有些是受遗传要素影响,还有一些是自己后天形成的。其实面临不同孩子,咱们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,为什么有些家庭装培育出了两个孩子,...
2021-02-28 阅读全文>>文秘籍君今年过年,听闻一个远房亲戚家有了个刚出生的娃,却在起名字的时候犯了难,不管怎么起都显得别扭,所以来求助我这个“学历高的”作为一个初中就在外住校,远离人情世故的“书呆子”我对这个远房亲戚还真没什...
2021-02-28 阅读全文>>